导语:2025年6月3日至6月5日,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筑梦,童行未来”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中心学校,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以电气专业知识为依托,融合国防教育、劳动实践等内容,为小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课堂与体验,助力乡村儿童成长。
电气科普进校园,点亮知识新视野
实践活动首日,团队成员走进教室,开启“安全用电小卫士” 科普课堂。成员薛晟借助动画演示、案例讲解,向三年级的同学们普及电的原理、日常用电安全常识。“湿手不能摸插座,遇到电线起火要先断电……” 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安全用电知识深植孩子们心中。

后续课程里,成员李宁峰围绕“生活中的电能”展开,展示电池、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电能来源,引导六年级的同学思考电能转化。“原来风能、太阳能能变成电,太神奇啦!”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对电气知识的好奇与探索欲被充分激发。
为让知识“活”起来,团队设计“小型发电机”实践环节。在“简易电路搭建”活动中,成员李宁峰指导孩子们分组操作,连接电池、导线、小灯泡。当看到小灯泡亮起,孩子们欢呼雀跃,“我成功啦!原来电路这样工作”,亲身实践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可感,也点燃他们对电气学科的兴趣火种。
国防教育筑童心,厚植家国情怀
除电气科普,国防教育也是重要内容。团队成员退伍大学生王林为孩子们授课,讲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军兵种知识。“解放军有陆军、海军、空军,还有战略支援部队,他们守护着国家安全。”王林结合图片、视频,生动讲述军队故事,从个人的入伍经历,到新时代军人的使命担当,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眼神里满是崇敬。课堂互动中,有孩子提问:“我长大后想当兵,要怎么做呀?王林回应道:“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培养爱国精神,长大后就能为国防事业出力!”质朴话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投身国防、报效祖国的种子。


三线建设忆往昔,传承奋斗精神
团队成员陈永思还为孩子们带来“什么是三线建设”知识科普。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向孩子们介绍三线建设的背景——上世纪 60 年代起,为加强国防、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三线建设者们奔赴深山峡谷,在艰苦环境里建厂、修路,为国家发展默默奉献。”讲解中,孩子们被三线建设者们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打动。当讲到建设者们住帐篷、吃粗粮,却建成一个个重要工业基地时,不少孩子眼中满是钦佩。

劳动实践接地气,体悟耕耘意义
走出教室,团队成员何晴、李宁峰带领孩子们来到校园农场,开展劳动实践。何晴示范除草、松土技巧,“除草要连根拔,松土别伤着菜根……”随后,孩子们分组行动,有的弯腰除草,有的挥动小锄头翻土,虽然烈日炎炎,却没人喊累。劳动间隙,团队成员和孩子们交流,“种菜和学习一样,得耐心、细心,付出才会有收获。” 孩子们擦着额头汗水,纷纷点头。此次劳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耕耘不易,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团队协作力。
活动期间,团队还组织“电气筑梦,童行未来”主题合影,记录这段难忘时光;开展趣味游戏,如“知识接力赛”,将电气、国防知识融入其中,孩子们在欢乐中巩固所学。
此次“电气筑梦,童行未来” 实践活动,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发挥专业优势,整合多元内容,为乡村小学生打造丰富实践课堂。他们以知识为帆,以行动为桨,助力孩子们在成长航道上扬帆启航,也用实践诠释青年担当,让“三下乡”活力绽放在基层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