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信息公开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学科科研 | 党群工作 | 团学工作 | 招生就业 | 校友工作 | 师德师风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工作>>校友事迹>>正文
李佳根的就业、创业故事
2018-09-03 16:49  

   业,首先要有创业的梦想,其次要有创业的基石,最后是在创业的路上需要有助力器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吃苦耐劳的精神。李佳根就是这样,在他有了创业梦想之后,就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义无反顾地踏上创业之路,他扎实的专业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较为丰富的资源条件为他创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佳根,男,19842月出生于四川阆中。20067月毕业于攀枝花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先后工作于云南云维集团电仪公司、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华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20156月与攀枝花学院电信学院合作共建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并成功挂牌。20165月自主创办云南中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总经理。

四年大学,四年求学路

   20029月—20067月,李佳根就读于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这个专业只是因为单单觉得“电气工程”这四个字念起来好听,以后可以当工程师,其他他就全然不知。其实,从开始入学直至大二他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都不甚了解,因为在这段时间都忙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对专业术语和专业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实在是无暇顾及。真正开始了解,应该从蒋文林老师开始讲授《电力系统分析》这门专业课开始的。是蒋老师激发了他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同时也温习了在前学的像《电路》、《电机学》等课程,也是通过这门课建立起了专业框架,为后来《继电保护原理》这门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充实指明了方向,他很感谢蒋老师。

   他对自动控制理论也很感兴趣,大三后,他利用平常的业余时间他在学校图书馆翻阅了一些关于自动控制高级理论的书籍,包括《现代控制理论》,《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遗传算法》,《系统辨识》等等,虽了解的不是很深入,但是他找到一些与本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所以在后来学习《电力系统自动化》这门课时,很是有劲。乃至在毕业之后有时都突发奇想,希望能把自动化的一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所从事的电气工作中,或者在实际工作中总希望找到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些原型(比方说希望能找出一个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出来)。

在毕业实习阶段,他到二滩水电站和攀钢电修厂参观实习,对现场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他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他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用《用微机实现发电机保护》,现在想想,这个题目其实不准确,也不妥当,他觉得应该改成《发电机微机保护》。他回忆说道:当时只是对保护原理有点了解,实际的保护装置没有接触过,论文纯属纸上谈兵,现在回头看,论文写的很一般。后来工作了,接触了赛尔工程实验室开发的SEL-300G发电机保护装置,美国的,全英文,很先进,保护功能可以实现可编程逻辑控制,它有专门配套的整定和故障录波数据分析软件,有点点和PLC相像。

   大三下学期开始,他在同学们考研热潮的推动下,也备战参加了2006年春季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以失败告终了。后来总结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用心不专。由于对专业课的兴趣,他没有放弃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学习,这样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考研复习时间,导致准备不够充分,失败了。后来想想,他也并不后悔,一来可以再继续奋斗,二来他先参加工作,对父母也是减小部分压力,同时工作实践能积累一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比毕业后直接继续读研的同学对专业领域的问题认识更清晰一些。不过,读研的梦想到今天他依然没有放弃。

认识的过程—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

   20067月至20098月,他在云南云维集团电仪公司供职,在此期间,他练就了较好的专业技能,取得了高压电气试验师高级工证书和助理电气工程师证书。

他从一进厂就到了电仪公司的试验班,他的试验资质证书也是在参加工作两个月后在云南省电力学校培训取得的。连续搞了半年的高压试验,到去年离职的时候他的工作也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变动。

   2007年上半年,恰逢云维集团沾化老厂110kV降压站改造,一次、二次设备都要更换。公司组织人员自己进行改造设计工作。主要由返聘回来的老徐工(徐鹤生)带队。由于自己在试验班工作期间参加了云维集团新建的50万吨和200万吨两个分厂的110kV变电站及大大小小有十几个10kV开闭所的调试工作,对二次部分搞得比较熟练,他自告奋勇,参加了设计工作,在徐工的指导下,到20079月底他彻底完成了领导交给他的二次部分的设计任务。

   此后,他被聘为公司技术员,调派到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即200万吨这个分厂)电仪车间。在这里,他主要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态及微机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SEL保护装置动作后,故障数据的调取,分析)。在2007年底,他参加了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两台15MW的余热发电机组的启动调试工作。在调试过程中也发现了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二次回路设计上存在缺陷,二是发电机同期合闸回路存在安全隐患。关于这两个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给领导提出来,特别是第二个问题他以书面形式给领导提出了防非同期合闸的整改方案,领导看后批准了他的建议,最终整改成功,顺利投运。

   在这以后的一年多时间,他在工作中遇到很多需要理论支撑才能解决的问题,比方说:(1)主变并列档位选择及环流计算,(2)发电机和小容量变压器并网的冲击电流研究,(3)供电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410kV过电压保护器是否更换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他陆陆续续都以文字的形式写了下来,虽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但是他始终想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在这一点上,他一直在坚持不懈的摸索着。

   到20098月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辞职离开了云维集团,到了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市场部。

   在正泰,又是另外一个环境,有酸有甜,技术也搞,商务也接触。他参加过多场开标会,自己也编写过标书,第一次编写标书确实写的很差,到第三次,昆钢大红山35kV供水变电站EPC总包项目中标了,虽中标不光靠标书做的漂亮取胜,但也有他的一点点功劳,自己感觉还是蛮有成就感。

   转眼间,很快又将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又成长了不少。参与了会泽澜沧江磷业有限公司的110kV输变电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的部分工作,学习了他以前没接触过的线路部分的知识。平日小的配电系统设计也搞,云南陆良滇东水泥厂滇锦粉末站的二期工程10kV配电系统,昊龙集团云南合力编织袋有限公司的10kV配电系统的设计都是他个人独立完成的,上面提到的昆钢大红山那个中标项目的一些相关工作他也参与了一部分,该项目初设前期的供电方案论证就是他起草的,后期的施工图设计二次部分也是他完成的。总之,在正泰,干的东西比较杂。

   在2010年正泰公司接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是关于小水电机群组网的一个项目。说心里话,他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小配电网络,而是涉及到的是一个发、输、配的电力系统,该系统总装机容量在800MW左右。要实现这个系统的成功组网,总之,必须用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所有知识。在完成领导交给他的工作任务的同时,他自己也在用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建立整个系统的系统模型,对系统的潮流分布,短路电流水平,暂态稳定性水平,网损,静态安全分析,谐波水平进行预先评估,科学的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后来投运后也实际验证软件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就这样他在正泰呆了将近三年。

   20138月李佳根以第二股东身份与云南华远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云南华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

中鼎电力的诞生

   十年磨一剑,毕业十年,尤其在华远与合伙人合作三年的锻炼,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时也经历了诸多的磨砺。20163月的一天,终于在华远公司的办公室再也坐不住了,怀揣的梦想一定要让它变为现实,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从一个二十岁刚刚出头的小伙子很快过了而立之年,是时候开始自己的征程。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终于在510日顺利完成工商税务的注册。中流砥柱,问鼎中原,一个新公司诞生了——云南中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发展规划

   公司刚成立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业务、人才、资金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三大问题。要解决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是摆在中鼎掌门人李佳根面前的一大难题。凭借着10年来的人缘关系等各方面的积累,接一些电力方面的小工程,勉强还能维持公司十来个员工的生存。要实现长远的发展还需要谋篇布局,缜密计划。横向和纵向,立体化的布局是目前李佳根长期思考后给他自己的一个答案。

   横向是拓展业务范围,立足创新。除了电力施工、调试方面传统业务,同时向电力研究、电力科技方面发 展。纵向是按时间阶段,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第一阶段:用1年的时间解决公司的资质问题。资质是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营业许可证一样。具备了资质,也就意味着能够独立承接营业许可范围内的相关业务。

   第二阶段:用5年的时间夯实公司的基础。要想在行业中创出成绩,做出口碑,还得好好修炼内功。5年的时间把公司的基础打扎实,从业务、市场、管理各个方面下功夫。

   第三阶段:公司5年后,基本进入正轨。此时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乃至面向云南周边一些东南亚国家。怀揣梦想,与中鼎一起永远前行!

结语

   十多年的汗水,十多年的奋斗,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在当今大众创新的年代,他并不鼓励所有的攀大学子都去创业。他说:不管在任何岗位上,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懂得感恩,总会成功的。

   最后,感谢在人生道路上支持、关心、帮助过他的所有人。

关闭窗口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